茯苓,別稱:玉靈,茯菟,茯靈,茯?,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藥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還可以制作成粉狀用來女士愛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區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F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性味】甘淡,平。
、佟侗窘洝:"味甘,平。"
、凇夺t學啟源》:"《主治秘訣》云,性溫,味淡。"
【歸經】入心、脾、肺經。
、佟稖罕静荨:"入手大陰,足大陽、少陽經。"
、凇侗静菝审堋:"入膀胱、腎、肺。"
、邸独坠谥扑幮越狻:"入肺、脾、小腸三經。"
、堋侗静萁浭琛:"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
【功效】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主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佟侗窘洝:"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凇秳e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邸端幮哉摗:"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堋度杖A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荨秱骼碚摗:"滲水緩脾。"
、蕖夺t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吨髦蚊卦E》云,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咄鹾霉:"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唷端幷鳌:"主治悸及肉拆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于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捎冒胂、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茯苓雖然是藥,但不是只有生病后才能服用,經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茯苓還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之功效,不論是熬湯還是燉菜都可以放入少許不僅可以調味還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之功效。
1、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對于高血糖人士來說,茯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對心臟的作用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實驗也表明,酊劑、浸劑能抑制蟾蜍離體心臟,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則能使心收縮加強。對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無鎮吐作用。
3、抗腫瘤作用
茯苓多糖體在動物試驗中呈現了強烈的抗腫瘤作用。茯苓具有抗胸腺萎縮及抗脾臟增大和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
4、抗癌
茯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5、補氣健脾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于脾虛泄瀉。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6、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茯苓能夠使得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能使離體健康人紅細胞上升約25%,并能有效地延緩溫育過程中血細胞的耗竭。實驗表明,茯苓可使小鼠血漿皮質酮明顯升高。
7、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8、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9、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扎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10、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茯苓煎劑有鎮靜作用。茯苓與戊巴比妥鈉的協同作用。茯苓煎劑(10g/kg)未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用40g/kg的劑量則使麻醉時間較對照組更顯著延長,隨著劑量的加大,鎮靜指數也隨之增加。這種協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們的中樞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礙了戊巴比妥的分解與排泄而致麻醉時間延長。
11、治痰
茯苓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捎冒胂、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1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增加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
(2)羥甲基茯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以及特異的抗原結合細胞數。
(3)增加酸性非特異酯酶陽性淋巴細胞數。
(4)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
附方:
1.治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傷寒論》五苓散)
2.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之。(《儒門事親》)
3.治水腫:白水(凈)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一錢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醫必要》茯苓湯)
4.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5.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四兩,桂枝,白術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甘湯)
6.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7.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兩,南木香半兩(紙裹炮)。上二味,為細末,煎紫蘇木瓜湯調下二錢匕。(《百一選方》)
8.治濕瀉:白術一兩,茯苓(去皮)七錢半。上細切,水煎一兩,食前服。(《原病式》獲苓湯)
9.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三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10.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余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不育):黃蠟四兩,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塊,用豬苓一分,同于瓷器內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招募毥,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局方》威喜丸)
11.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下,日二服。(《仁齋直指方》)
12.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證治要訣》)
13.治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德生堂經驗方》)
14.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綱目》茯苓酒)
15.治?:白蜜和茯苓涂上,滿七日。(《補缺肘后方》)
茯苓 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類等物質,還含有鉀、鈣、鎂、磷、鐵、硫及二氧化硅等礦物質。
每100克含量 | ||
---|---|---|
熱量(大卡)16 碳水化合物(克)82.6 膳食纖維(克)80.9 鉀(毫克)58 磷(毫克)32 鐵(毫克)9.4 | 鎂(毫克)8 硒(微克)4.55 鈣(毫克)2 錳(毫克)1.39 蛋白質(克)1.2 鈉(毫克)1 | 脂肪(克)0.5 鋅(毫克)0.44 煙酸(毫克)0.4 銅(毫克)0.23 維生素B2(毫克)0.12 |
1、陰虛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精者慎用。
茯苓開胃湯
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蘿卜、香菇適量(3人份量)
烹調方法:將茯苓粉與豆腐伴和均勻,用鹽、料酒調味,再將胡蘿卜和發好的冬菇放入鍋內炒至半熟,然后將豆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小火慢慢燜煮,最好調味起鍋食用。
健脾化濕、消食減肥,由于此藥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腎功能不全、痛風的人群不宜多吃。
山藥薏米茯苓粥
食材用料:山藥50g(干的淮山片為20g)薏米30g 大米1小把 茯苓粉20g 枸杞少量(僅裝飾用,不是必須)
菜譜做法:
1.山藥去皮切小塊,泡在水里防止氧化。薏米和小米洗一洗也用水泡一會。山藥如果選好了,即使不泡水也不會氧化
2.一米和大米放入砂鍋里,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熬至米爛,加入閃耀和茯苓粉,繼續煮20分鐘。最后加入枸杞悶一會即可
荷葉茯苓粥
食材: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
1.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
2.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茯苓山藥蒸排骨
食材用料:排骨200g、茯苓粉一大匙、山藥1小段、黨參一小把(可不加)、紅棗8顆(可不加)、淀粉1匙、蠔油、生抽、鹽糖
菜譜做法:
1.排骨焯下水,洗凈備用
2.山藥去皮洗凈,切滾刀塊,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
3.紅棗用溫水泡發后洗凈
4.排骨加入蔥,姜,黃酒,生抽,鹽,蠔油,糖以及茯苓粉,黨參,少量的淀粉抓勻腌制一小時以上
5.加入紅棗和山藥
6.蒸鍋里水開后,大火蒸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