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化橘紅,也叫做化州橘紅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具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的功效。
化橘紅的功效:
果肉含維生素C較高。有消食、解酒毒功效.
橘紅功能理氣化痰,健胃消食,用于脾胃氣滯所致脘腹脹滿,疼痛、惡心嘔吐、不思飲食之證。因其性偏溫燥,故對寒濕阻氣者效果更佳,常配蒼術、厚樸同用,如平胃散;偏于中氣虛寒者,常配黨參、白術、炙甘草同用,如六君子湯;用于痰濕阻滯之咳喘、痰多而稀白、胸悶不適等證,常配半夏、茯苓同用,如二陳湯。在滋補藥中稍佐該品,能醒脾助運,便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更好發揮滋補藥的功用。
現代藥理研究已證實,它含有揮發油、肌醇、維生素B1、黃酮甙等,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能稀釋痰液,有利痰的排出;還可降低膽固醇、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以防止微細血管出血。
【性味】 苦辛,溫。
、佟毒V目拾遺》:"味苦辛。"
、凇稁X南采藥錄》:"味苦辛,性溫平,無毒。"
【歸經】 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 化痰,理氣,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滯,咳嗽氣喘,嘔吐呃逆,飲食積滯。
《綱目拾遺》:"治痰癥,消油膩、谷食積,醒酒,寬中,解蟹毒。"
化橘紅的作用:
除開以上的日常通俗使用方法之外,根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又總結了以下幾個食用方法供參考.
化州橘紅是治療咳嗽的方法
方子一:
本方適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
薄荷15克,橘紅果、紫蘇各10克。一起煎湯服,1日2次;
方子二:
本方為著名老中醫焦樹德治療哮喘經驗方,適用于肺脾兩虛所致哮喘。
炙麻黃、杏仁各10克,化橘紅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蘇子、萊菔子各10克,白芥子、茶葉、訶子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病情較重者;每日1.5劑,日服3次。
方子三:杏仁化橘紅豬肺粥
[功 效] 宣肺降氣,化痰止咳。
[適應證] 哮喘屬于痰飲內盛者,癥見咳嗽,痰多,呼吸不順,甚則氣喘,喉中哮鳴,胸脯滿悶,脈滑等。
[組 成] 杏仁10克,化橘紅10克,豬肺90克,粳米60克。
[用 法] 制作將杏仁去皮尖,洗凈。豬肺洗凈,切塊,放人鍋內出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凈。將洗凈的粳米與杏仁、化橘紅、豬肺―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成稀粥,調味即可。隨量食用。
方子四:蟲草化橘紅花燉鴨
[組 成] 水鴨肉250克,冬蟲夏草10克,大棗4個,化橘紅花5朵。
[用 法] 將冬蟲夏草,紅棗去核洗凈。水鴨活殺,去毛、腸臟,取鴨肉洗凈,斬塊。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燭鍋內,加開水適量,文火隔開水燭3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方子五:化橘紅花粳米粥
[組 成] 化橘紅花5克,粳米50克。
[用 法] 制作化橘紅花水研濾過,取汁約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為稀粥,每日2次,溫熱服食。
[功 效] 下氣定喘,健脾消食。
[適應證] 可作為哮喘的輔助治療,特別是痰多氣急,食欲不振,腹脹不適的病人。
氣虛及陰虛有燥痰者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