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莖。別名:茅根、地管、茹根、藍根。春秋二季采挖。曬干。除去須根及膜質葉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
白茅根的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白茅根煎劑和水浸劑灌服,對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給藥5-10天,利尿作用最為明顯,20天左右即不明顯。但所用劑量特別是動物進水量均不清楚,又無對照組,尚需進一步研究。也有人認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豐富鉀鹽有關。
2.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但白茅根含鈣較多,可能干擾實驗結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動脈出血處,壓迫1-2分鐘,有止血作用。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3.抗菌作用:白茅根煎劑在試管內對福氏及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志賀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卻無作用。
4.對心肌86Rb攝取量的影響:白茅根水醇綜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對86Rb的攝取量增加。
5.其他作用: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的收縮及代謝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靜、解熱鎮痛等作用。也有報道,白茅根無解熱作用。
1.《本經》:主勞傷虛贏,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2.《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3.《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5.《綱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故能止諸血、噦逆、喘急、消渴,治黃疸水腫,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劑,致傷沖和之氣,烏足知此哉?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6.《本經逢原》:白茅根,《本經》主治勞傷虛贏者,以甘寒能滋虛熱,而無傷犯胃氣之虞也。言補中益氣,胃熱去而中氣復,是指客邪入傷中州,漸成虛贏而言,非勞傷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7.《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8.《本草經疏》:勞傷虛贏,必內熱,茅根甘能補脾,甘則雖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內熱,故主勞傷虛贏。益脾所以補中,除熱所以益氣,甘能益血,血熱則瘀,瘀則閉,閉則寒熱作矣,寒涼血,甘益血,熱去則血和,和則瘀消而閉通,通則寒熱自止也。小便不利,由于內熱也,熱解則便自利。淋者,血分虛熱所致也,涼血益血,則淋自愈,而腸胃之客熱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補血涼肝,則筋堅矣。血熱則崩,涼血和血,則崩自愈矣。血熱則妄行,溢出上竅為吐、為咯、為鼻衄、齒衄,涼血和血,則諸證自除。益脾補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腫黃疸,而兼理傷寒噦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陽,清脾胃伏熱,生肺津以涼血,為熱血妄行上下諸失血之要藥。
10.《醫學衷中參西錄》:白茅根必用鮮者,其效方著。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時,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驗,遠勝干者。
11.《本草正義》:白茅根,寒涼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熱,而不傷干燥,又不粘膩,故涼血而不慮其積瘀,以主吐衄嘔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噦逆嘔吐,肺熱氣逆喘滿。且甘寒而多脂液,雖降逆而異于苦燥,則又止渴生津,而清滌肺胃腸間之伏熱,能療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閉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婦女血熱妄行,崩中淋帶。又通利小水,泄熱結之水腫,導瘀熱之黃疸,皆甘寒通泄之實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專長,凡齒痛齦腫,牙疳口舌諸瘡,及肺熱郁窒之咽痛腐爛諸證,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無流弊。
【摘錄】 《華本草》
白茅根瘦肉湯
材料: 豬肉(瘦)250克,白茅根60克,鹽3克
制作過程
1. 將白茅根洗凈,切段;
2. 豬瘦肉洗凈,切塊;
3. 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小帖士
1. 清熱生津、利濕退黃;
2. 性黃疸型肝炎屬淡熱者,癥見面目俱黃,色澤鮮明,小便不利,色如濃茶飲食減少,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屬濕熱下注者;
3. 白茅根如用鮮品,效力更佳;
4. 鮮品的用量以90-120克為宜;脾胃虛寒者不宜飲用本湯
胡蘿卜竹蔗茅根瘦肉湯
制作材料:胡蘿卜250克,甘蔗150克,白茅根120克,豬肉(瘦)120克:鹽3克
制作過程
1. 胡蘿卜去皮、蒂,切厚件,用水洗凈。
2. 竹蔗(甘蔗)去皮,斬段,劈開。
3. 茅根,瘦豬肉用水洗干凈。
4. 將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經煲滾了的水中。
5. 用中火煲3小時。
6. 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以飲用了。
小帖士
1. 胡蘿卜解毒,透疹,竹蔗又可以清熱,潤燥,茅根清熱,涼血,利尿,加上營養豐富的瘦豬肉,此湯具有清熱利尿,潤燥解毒的作用。
2. 出水痘的小孩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也可用此湯給小孩子飲用作食療。
玉米須豬小肚湯
制作材料: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
特色:
清熱去濕,利水消腫。水腫(陽水),癥見頭面四肢浮腫,小便短少,體重而困倦;或濕熱黃疸,身目黃色鮮明,小便黃短,口渴身重等,F多用于急性腎炎、血管神經性水腫、柯興氏綜合癥及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藥物中毒性黃疸,高血壓病等屬于濕熱內盛見有上癥者。
制作過程
(1)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粉拌擦,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白茅根、玉米須、紅棗(去核)洗凈。
(2)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白茅根甘蔗甜飲
原料:白茅根1兩,甘蔗250克。做法:將甘蔗洗凈切片,白茅根洗凈放入鍋中。鍋中加水以蓋過藥材為宜,浸泡10分鐘后大火煮沸,改小火煮20分鐘,去渣取汁。藥膳功效:本品清熱生津、消暑止渴,特別適于經?诳实娜,暑熱引起虛火上升,流鼻血或尿少,色深黃等患者飲用。但脾胃虛寒、拉肚子者忌飲。
鮮白茅根豬肝湯
[材料]鮮白茅根100克、豬肝150克、生姜3片。
[烹制]鮮白茅根浸泡,洗凈;豬肝漂洗凈,切為薄片,用生粉、生油、生抽各1小湯匙拌腌均勻片刻。在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和鮮白茅根,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0分鐘,棄鮮白茅根,并把藥液放入鐵鑊內,下姜片,再滾沸后下豬肝,滾至剛熟,調入適量食鹽、少許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另外此湯還可作為肝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湯品。
功效:鮮白茅根豬肝湯鮮美清香可口,有清熱、養肝、疏泄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或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痰稠黃濃、喉痛、聲音嘶啞、唇舌干燥、便秘。又適宜肝炎、肝硬化、氣管炎及肺炎患者飲用。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制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沖洗干凈。
。2)雪梨切塊,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
。3)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雪梨、白茅根一齊煲,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
白茅根清火茶五款
茅根銀花茶
取鮮白茅根40克,金銀花20克。在鍋內加1000毫升冷水,放入兩藥煮沸,去渣,再加冰糖20克調味即成,日1劑,頻飲。本方可清熱解毒,疏咽利喉,對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等有良效。
茅根丹皮茶
取鮮白茅根30克,丹皮、防風各10克,放入鍋中,加冷水500毫升,煮沸,去渣即成。日1劑,早、晚餐前分開飲用。本方可清熱涼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熱感冒。
茅根藕節茶
取鮮白茅根30克,藕節15克,放入鍋內,加冷水500毫升,煎沸后,去渣,代茶常飲。本方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防治因上火所致的鼻出血。
茅根荸薺茶
將荸薺50克洗凈切碎,取鮮白茅根50克,一同放入500毫升開水中,煮20分鐘,去渣,加白糖適量即成。日1劑,分2次飲用。本方可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潛陽利尿,對上火引起的頭暈、咳嗽、口渴、尿黃有良效。
茅根甘蔗胡蘿卜茶
取鮮白茅根50克,甘蔗500克(切段),胡蘿卜1根(去皮,切小塊)。將1000毫升冷水煮沸后,放入上三種材料,大火再煮20分鐘,轉小火煲1―2小時,去渣,即可飲用。每飲200毫升,日飲2―3次。本方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瀉火潤肺,尤宜于青壯年、兒童飲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茅根雖可“滅火”,但其性寒傷陽氣,不宜久用、大量用。
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除個別有輕微頭暈或惡心外,未見不良反應。
毒副作用
家兔灌服煎劑25g/kg,36小時后活動受抑制,運動遲緩,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復。靜脈注射10-15g/kg,則出現呼吸增快,運動受抑制。1小時后逐漸恢復,劑量增加至25g/kg,6小時后死亡。
食用禁忌
忌:
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本草經疏》:因寒發噦,中寒嘔吐,濕痰停飲發熱,并不得服。
《本草從新》:吐血因于虛寒者,非所宜也。
宜:
急性腎炎,急性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壓病人宜食;急性發熱性病人煩熱口渴者宜食;急性傳染性黃疸肝炎者宜食;小兒麻疹者宜食。
白茅根做法注意:白茅根忌犯鐵器。切制白茅根忌用水浸泡,以免鉀鹽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