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亳白芍,是指安徽亳(bo)州地產的白芍藥,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亳州很多人讀錯成“毫”州,因為亳(bo)很少用,常用于地方名和幾種藥材,如亳菊、亳白芍、亳白芷等。清代文學家劉開有首詩“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ㄇ盎ê蠼匀思,家家種花如桑麻”。詩中所指小黃城, 就是現在的亳州市芍藥之鄉。亳州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享有“藥都”之譽。它與河南禹州(今禹縣)、輝州(今 輝縣)、河北祁州(今安國縣)并稱四大藥都,是我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云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 白芍花也是亳州的市花,小編的就是土生土長的亳州人,歡迎各位來亳州游玩!
亳白芍系生長在亳州市境內的毛茛科植物的干制品,屬藥用白芍中的上品,被列入《藥典》,同時也是安徽四大名藥之一。亳州種植白芍由來已久,所產白芍在明清時期就有了“亳白芍”之稱,并因品質最優、藥效最好而揚名。據考證,到清末,亳州芍藥產量常年約為300萬斤。目前,全市共有41個種植亳白芍的鄉鎮,面積約30萬畝,年生產亳白芍約1.2萬噸,產值達2.1億元,主產區沿亳州市渦河、小洪河兩岸。因此,亳白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界定為:亳州市譙城區全境25個鄉鎮(辦事處)和渦陽縣義門、陳大、牌坊、城西、城關、城東、閘北、高爐、西陽、標里10個鄉鎮及蒙城縣小澗、岳坊、馬集、板橋、辛集、王集6個鄉鎮,合計41個鄉鎮辦事處,總面積3590.23平方公里。
亳白芍的功效:
平肝潛陽,養血斂陰等作用,可治療頭暈、 血虛腹痛、肋痛、痢疾、月經不調、崩漏等癥。近年來,醫藥界人士還發現其有效成分芍藥甙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性味歸經:性涼,味苦酸,微寒。
亳白芍性狀標準
“枝條長、粉性足、質堅實、色白凈,藥用效果好是亳白芍的品質特征!
亳白芍的“相貌”進行了規范:“外觀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cm至18cm,直徑1.0cm至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微帶棕紅色!
亳白芍有效成分標準
芍藥苷給出了理化指標―干燥根芍藥苷含量大于等于1.6%!耙簿褪钦f,必須要達到這樣的要求,才能是亳白芍地理標志產品,受到保護。
【宜食】
血虛陰虛、胸腹脅肋疼痛、肝區痛、膽囊炎、膽結石疼痛、瀉痢腹痛、婦女行經腹痛、自汗易汗盜汗、腓腸肌痙攣、四肢拘攣疼痛、不安腿綜合癥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
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此外,服用中藥藜蘆者也不宜食用白芍。